9月17日,2022中國—東盟衛星應用產業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全球首款“北斗量子手機”在此次論壇上發布。
2022中國—東盟衛星應用產業合作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承辦。來自國內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區內有關高校、企業負責人等約200人出席會議。論壇采取線上+線下形式,以“北斗智引數字絲路 時空賦能創新發展”為主題,聚焦時空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能數字經濟,進而推動中國和東盟各國在衛星應用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
全球首款“北斗量子手機”發布
本次論壇開展了全球首款成熟商用的“北斗量子手機”首發儀式。
全球首款“北斗量子手機”發布發布儀式
此款“北斗量子手機”,是在普通手機功能基礎上,通過國際先進的北斗技術和量子技術創新融合賦能,形成強悍且實用的全天候、全天時、始終在線并絕對安全的保密手機功能,采用國際首創北斗量子通導加密一體化技術,支持全天候、全天時、絕對安全的信息傳輸,具備“不換卡、不換號、不限運營商”4G/5G/北斗短報文自適應量子加密通信的能力,“讓北斗更加安全,讓量子更加泛在”,為應急指揮、城市安全、邊防海島、海洋漁業等場景應用,提供更加泛在、更加安全的北斗量子整體解決方案。
據悉,截至2022年8月,支持北斗的國產智能手機出貨量占總出貨量的98.5%。
論壇舉行了簽約儀式,來自老撾的老中經濟文化協會、企業代表與廣西的行業協會及企業代表圍繞衛星應用等領域合作項目進行了云簽約
來自老撾的老中經濟文化協會、企業代表與廣西的行業協會及企業代表圍繞衛星應用等領域合作項目進行了云簽約
北斗系統應用廣泛
目前,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開通,進入服務全球的新時代。北斗系統秉持“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發展理念,發揮北斗高精度、短報文通信特色服務功能,推動北斗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地基增強、國際搜救四大平臺納入國家業務監管體系,實現商業化運營服務,促進北斗規模應用特色引領,健康規范發展。
北斗系統現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公共安全、農林牧漁、水文監測、氣象預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防災減災等領域,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進入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北斗在重點營運車輛、公務船、輔助導航設施及系統中的裝備率達100%;基于北斗的無人駕駛農機、植保無人機等智能農機進軍生產一線,實現降本增效;同時,通過智能手機、車載終端、穿戴設備等應用產品,北斗全面服務于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中國—東盟北斗高質量產業合作發展基金發布儀式
據悉,廣西作為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鄰的省份,立足中國—東盟多邊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建立常態化技術交流和應用合作平臺,促進北斗應用合作,北斗的高精度位置服務應用在中國—東盟車船跨境監管服務、智慧糖業、內河航運、城市精細化管理等領域得到有效驗證。如今,廣西建成面向東盟的北斗導航應用示范與產業化工程13個,中國—東盟跨境地質災害監測系統已在柬埔寨、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緬甸5個東盟國家進行示范應用。
此外,北斗應用產業正在加速以產品推動向特色服務轉型,正在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據統計,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469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平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長。
高端對話環節
據介紹,未來,廣西將緊緊把握RCEP生效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歷史機遇,深化衛星應用融合發展,增強面向東盟的產業輸出和配套服務能力。在中國—東盟信息港框架下穩步開展北斗國際化各項工作,推動時空技術與東盟國家傳統交通、農業、貿易、應急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抓好一批國際合作示范項目的落地,以數據互通促“五通”的實現,推動廣西成為引領北斗高質量國際合作的排頭兵。